從3月21日16時召開的唐山市政府新聞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目前,全市糧、油、肉、蛋、菜、奶等13種生活必需品和衛(wèi)生紙貨源充足、渠道暢通、供應穩(wěn)定、運行平穩(wěn)。
據(jù)介紹,我市出現(xiàn)突發(fā)疫情后,市商務局第一時間啟動了無接觸網格化保供體系,建立起了“保供企業(yè)—保供站(點)—網格員—居民家中”鏈條式儲備供應體系,保證生活必需品“備得足、進得來、調得出、供得上”。
建立物資保障的儲備體系
全市共確定了3172家保供企業(yè),237家重點供應鏈企業(yè)。其中,市級層面分別從商超、市場、批發(fā)、儲備環(huán)節(jié)確定了13家市中心區(qū)重點企業(yè),作為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主渠道。目前,各縣(市、區(qū))重點保供企業(yè)共儲備糧、油、肉、蛋、菜、奶等“13+1”種生活必需品61399噸;市中心區(qū)重點企業(yè)儲備20845噸,按照封控狀態(tài)下居民每日供應需求,能夠滿足市中心區(qū)廣大居民需要。
建立輻射全域的網格體系
在全市范圍組織建立了市、縣(區(qū)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、小區(qū)(村)四級生活必需品網格化應急保供體系。目前,全市共設立保供站(點)7329個,其中路南區(qū)221個、路北區(qū)229個、高新區(qū)141個;組建市場保供隊伍6343個,保供人員39196人,其中路南區(qū)260人、路北區(qū)1705人、高新區(qū)549人。
建立保障應急的中轉體系
市級層面建立了2個市中心區(qū)應急保供中轉站,啟動后將24小時專人值守、確保市域外保供車輛和城內保供車輛的有序對接,并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舉措,確保外地物資安全有序進入市內。同時,要求非中心區(qū)的縣(市、區(qū))也要在域外建立應急保供中轉站,并按照規(guī)定舉措明確專人、做好防控,實現(xiàn)縣域內外的有序銜接。截至目前,全市各縣(市、區(qū))已全部建立了應急保供中轉站。
建立暢通有序的配送體系
保供方式上采取以包含蔬菜包、米面油包、肉蛋奶包、調味品包、方便食品包等不同品類生活必需品為主要內容的“標準包”模式,并通過線上+線下方式進行配送,確保群眾所需配送到位、供應到位。在線上配送方面,市級層面啟動了“商務局在家買”微信小程序,由嚴格防疫管理的外賣配送人員按照市統(tǒng)一安排送到保供站(點)。在線下配送方面,先后發(fā)放保供車輛通行證1409個、保供企業(yè)證明122份,對司機等保供人員進行每天核酸檢測,全力保障市域內保供企業(yè)運輸通暢,確保從供應鏈端到保供站(點)運輸暢通。
建立直達居民的供給體系
為使保供體系更加便捷、全員周知,在確定的所有保供站(點)均懸掛“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點標識牌”,并向本轄區(qū)內居民公布保供企業(yè)、保供人員聯(lián)系方式;各社區(qū)(小區(qū))網格員以社區(qū)為單位建立微信保供群,及時了解收集居民生活需求,第一時間對接各保供站(點)獲取物資,并負責生活必需品(標準包)到居民家中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配送工作。對鰥寡孤獨、孕產婦等特殊群體的物資需求和保供情況單獨建立臺賬,全力滿足其生活需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