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5月10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,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介紹,今年底取消省界收費站后,車輛的身份識別、路徑記錄和不停車收費主要依靠ETC車載裝置實現(xiàn),因此加快ETC推廣普及至關重要。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表示,今年年底之前實現(xiàn)高速公路入口車輛使用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系統(tǒng)比例達到90%以上。
截至今年3月底,全國ETC用戶的總量已經達到8072萬,汽車安裝率達到34%,高速公路ETC支付使用率約占45%。交通運輸部表示,如果僅僅取消省界收費站,而不實行不停車快捷收費,或者ETC的使用量達不到一定比例,那將來在入口和出口的時候都會造成大量擁堵,降低整個路網的運行效率。
據統(tǒng)計,2018年底取消江蘇和山東、四川和重慶的15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,在正常通行情況下,客車平均通過省界的時間由原來的15秒減少為2秒,下降了大約86.7%,貨車通過省界的時間由原來的29秒減少為3秒,下降了89.7%。
對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以后,對因故還沒有及時安裝ETC的車輛,戴東昌表示繼續(xù)通行沒有問題,但無法享受通行費打折優(yōu)惠。
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戴東昌:車道的設計中有ETC為主的車道,同時還保留少量人工收費車道,為沒有安裝ETC的車輛提供服務。我們將采用優(yōu)惠、打折、免費安裝等各種方式方法,引導、鼓勵車輛安裝和使用ETC,從而達到提升路網運行效率,實現(xiàn)不停車快捷收費的目的。
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