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獻血,不僅能幫助別人,自己的內心也能收獲快樂。"這是開灤退休工人張立明常說的一句話,也是他的座右銘。
近20年間,張立明累計無償獻血144次,總量10萬毫升,其中全血8次,血小板136次。按照正常成年人的總血量為4000-5000毫升計算,張立明已經累計獻出超過20個"自己",他也因此4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,并多次獲得省、市授予的"無償獻血英雄"稱號。
在張立明的家中,一摞摞無償獻血證和榮譽證書,這些紅色的光榮簿上記錄著他一次又一次的無私奉獻,也見證著他20年如一日的堅持;貞浧鸬谝淮潍I血時的情景,張立明說,那是1998年的一天,他經過唐山市中心血站門口時,看到血站工作人員在號召無償獻血,他抱著獻愛心的想法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獻血者之一。 "沒有啥私心,也不為榮譽,就是想幫人。"張立明用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初心。
就這樣,張立明走上了漫長的無償獻血之路。2005年11月27日,正在市中心血站主動無償獻血的張立明得知,醫(yī)院搶救病人急需3人份AB型血小板,目前只有2人份,他主動伸出胳膊說:"我是AB型血,抽我的!"2006年5月25日中午,張立明正準備吃飯,中心血站來電話,醫(yī)院一危重病人急需AB型血小板,他沒顧得吃一口飯,便趕到血站獻了血小板,使病人得到了及時搶救,轉危為安......一次又一次,張立明用他的一腔熱血延續(xù)了他人的生命。
2007年,張立明加入了唐山紅十字志愿者服務隊,放棄了夜班下班后的休息時間和節(jié)假日,每天到市中心血站為無償獻血者提供服務,參與志愿服務工作。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,張立明帶頭無償獻血,并組織志愿者協(xié)助醫(yī)務人員采血,他說:"我是煤礦企業(yè)的一名普通工人,在大地震中受到過創(chuàng)傷,所以每當看到那些生命垂危的人,就想去幫一幫。正是因為經歷過那次劫難,使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,更加樂意為社會奉獻。"
自2011年起,張立明家所在的增輝樓社區(qū)每年組織無償獻血,張立明都積極踴躍報名。此外,他還耐心為居民講解獻血的好處,用實際行動呼吁轄區(qū)居民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。"有些人對獻血的認識有誤區(qū),擔心影響身體健康,其實不然,我獻血這么多年,各項體檢指標全部正常,而且身體素質比以前更好了,很少生病。"張立明笑著說,只要身體條件允許,自己會一直堅持下去。在今年的"6.14"全國獻血日活動中,張立明又捐獻了400毫升血液。
事實上,張立明所做的還不止這些。早在2005年,他就在紅十字部門做了捐獻遺體、器官和眼角膜的登記。他說,這也圓了自己的一個夢,"每當想到自己的身體器官能幫助別人重拾健康,或者為醫(yī)學研究做貢獻,我心里就特別高興!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