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老鐵路職工講述40年前的抗震故事:
“我為曾經參加唐山抗震救災而驕傲!”
環(huán)渤海新聞網消息 “經歷唐山大地震,參加了抗震救災,親眼見證震后唐山日新月異的變化,尤其是鐵路發(fā)展的巨大變化,我感到非常驕傲!”日前,在豐潤機務段一間宿舍內,63歲的倫世忠向記者講述了他40年前抗震救災的經歷。
倫世忠是老鐵路人,祖籍山海關,1976年他23歲,任豐潤機務段團委書記兼第二機車隊黨支部書記。大震發(fā)生時,倫世忠當時所住宿舍房屋沒有倒塌,他趕緊穿上衣服跑到樓道疏散正向外逃的職工,并囑咐大家盡快躲避到空曠地帶。
“7·28”早晨5點多,倫世忠接到上級指示:帶領一支搶險隊趕赴唐山站搶險救災。挑選了20余名年輕機車乘務員,搭乘班內僅有的一輛卡車,倫世忠和隊員們直奔市區(qū)!霸浇咏袇^(qū)災情越嚴重,幾乎所有建筑物都倒了。”倫世忠回憶,當他們到達唐山站(原車站路附近)時看到,站內所有站舍和建筑物都已被夷為平地。
匆忙之中,倫世忠和隊員們沒有攜帶工具,但看到眼前的情景,大家唯一的想法就是趕緊救人!倫世忠開始在廢墟中尋找生命的跡象。他們徒手扒開斷壁殘垣,雙手磨出了血,但沒有一個人吭聲;用木棍奮力撬開樓板,身體被劃出了口子卻渾然不覺;冒著隨時余震的危險,鉆到廢墟下?lián)尵仁軅氖忻,沒有一個人退縮……大家心里都只有一個信念——爭取時間,盡可能搶救更多的人!
回想當年,倫世忠有些激動,救人,再救人……從清晨5點出發(fā)到晚上10點回來,大家十幾個小時水米未進。以后的日子他始終奮戰(zhàn)在抗震救災一線,開通線路、運送傷員、搶運救災物資。
“快40年了,震后我在豐潤安了家,親眼見證了唐山的發(fā)展,尤其是唐山鐵路的發(fā)展,看著如今氣勢恢宏的唐山站和寬敞明亮的唐山北站,真讓人振奮!”倫世忠十分感慨,時隔40年,當年風華正茂、年輕力壯的小伙兒都已成了年過6旬的老人,倫世忠也更換了多個單位,但每次回憶起奔赴唐山站抗震救災的情景,他總是十分動容,并為今天唐山日新月異的發(fā)展感到無比自豪。
記者 梁贊英 |
|
|
|
|
|